:::
緊張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ǐn zhāng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緊張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 相反詞: | 1.和緩、緩和、鬆弛 2.輕鬆、鎮定、鎮靜、沉著、從容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ǐn zhāng |
|
解釋:
1.急迫。如:「情勢緊張」。 2.情緒惶恐不安。如:「每次考試我都感到十分緊張。」 3.大陸地區指供應不足,難以應付。如:「現在火車票很緊張,一般人根本買不到票。」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緊張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Tension |
| 作者: | 謝庭芝 |
| 日期: | 2004年11月 |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劇場一般用語。在一齣戲中,觀眾對某個角色即將遭受的危險所引起的焦慮狀態。觀眾的情緒隨著故事情節的漸趨高潮而高漲,隨著結局的揭曉而減緩緊張的感覺。例如:費得利可.加西亞.羅卡(Federico Garcia Lorca, 1898-1936)所作的《白納得之屋》(The Houseof Bernarda Alba, 1936)劇中,當白納得宣稱:她和五個女兒必須延長守喪避居的期間,因而產生緊張的氛圍;但是觀眾都相當清楚,她的女兒們是不可能忍受,貝納得所說的八年隱居情況的。 |
|
|
參照: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緊張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形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相關資料連結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緊張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緊張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kín-tiunn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緊張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