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魚鷹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yú yī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ú yīng
解釋:
1.通稱能捕魚的鳥類。
2.鸕鶿的別名。參見「鸕鶿」條。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魚鷹
英文名:
Pandion haliaetus haliaetus
描述:
體長56至62cm。雌雄鳥同型。全身大致為黑白兩色。頭白色,蠟膜暗藍灰色,眼黃色,黑褐色的眼後線連至後頸,額有若干黑褐色細縱紋。後頸、背部、翼及尾羽均為深褐色。尾羽有多道褐白相間的橫帶,在各羽內瓣較明顯,合攏時不明顯。腹面白色,胸部有褐色縱紋,密布形成一道胸帶,此胸帶於雌鳥通常較為寬黑明顯,但並非絕對。幼鳥背面為暗褐色,具淺色羽緣。喙黑色。腳青灰色,腳底密布刺棘。
分布:
與遊隼同為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鳥類,廣布於各大洲。繁殖於北半球及澳洲,部分族群南遷至南方度冬,包括南美洲及非洲。臺灣為冬候鳥,冬季分布於全台各地的河川中下游、河口、湖潭、水庫、魚塭等。離島澎湖、蘭嶼、綠島、龜山島等皆有紀錄。
作者:
林文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sprey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andion haliaetus
形態:
體長55~58公分,雌鳥體型較雄鳥稍大,外型相似,翼展145~170公分。頭至頸部白色,過眼線黑褐色,背部暗褐色,胸以下白色。雙翼狹長,翼下覆羽大致為白色,飛羽基部白色,有褐色斑。尾呈扇形。
分布:
共4亞種,除南極洲外廣泛分布於各大洲。於北美洲、歐洲、及亞洲北部繁殖,冬季遷移至其它地方,部分地區族群為留鳥。
生態習性:
出現於淡鹹水濕地、淺水處或海洋,以魚類為唯一食物來源,偏好重150~300克者,常於空中定點振翅再俯衝至水中捕食。腳爪上有銳利的針狀構造以利抓牢滑溜的魚。繁殖多為一夫一妻制,巢大型,築於峭壁的樹上或岩面,每窩產2~4枚乳白色卵,帶有紅色斑點,孵化期約38天,在美國魚鷹族群曾受到DDT的毒害而下降,但現已逐漸恢復。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科:
魚鷹科(Family Pandionidae)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臺灣台語 鸕鶿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