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習慣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abituation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所謂「習慣化」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經過多次反覆的練習,而保有固定的某種反應,並消除了其他無關反應的現象。例如在技能學習中,學習者到達習慣化的階段時,身體的動作即可依情境而自動的形成反應。在知覺情境中,個體有適應刺激情境的現象。即個體對於環境中刺激的感受性會因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例如個體進入黑暗的房間一段時間後,視覺就逐漸能夠習慣這種黑暗的環境,因而可以看到室內的景象。此外,「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也是一種習慣化的現象。在醫學研究中,依賴藥物也可視為是一種習慣化的現象。如果長期使用某種藥物或刺激物(如煙、酒等),就會逐漸習慣該藥物或刺激物;一旦停止使用,就會感到煩躁不安,而有再次使用的衝動。這些反應都可以稱之為「習慣化」的現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習慣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