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力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iǎo lì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腳力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iǎo lì |
|
解釋:
1.傳遞文書、搬運貨物、行李的人或牲口。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五.怪術》:「元和末,鹽城腳力張儼遞牒入京。」《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不用官府車輛,自己僱了腳力登車。」 2.步行的能耐。宋.蘇軾〈登玲瓏山〉詩:「腳力盡時山更好,莫將有限趁無窮。」宋.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詩二首之二:「賞心添腳力,呼渡過溪東。」 3.根基、根底。《朱子語類.卷七.小學》:「如二十歲覺悟,便從二十歲立定腳力做去。」 4.腳錢。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腳力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名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腳力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腳力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