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膂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ㄖㄡˋ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脊椎骨。《說文解字.呂部》:「呂,脊骨也。膂,篆文呂。」明.方孝孺〈指喻〉:「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剟刺狀,肢體心膂無不病者。」
2.比喻重要的地位。《書經.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晉.庾亮〈讓中書監表〉:「而使內處心膂,外總兵權,以此求治,未之聞也。」
3.比喻居中的地點。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一○中.犍為士女》:「孝子隗通為母汲江膂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注音: ㄌㄩˇ #ㄌㄩˇ
正字: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呂部.吕字》。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膂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