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資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zì rán zī yuán |
|
解釋:
自然界中蘊蓄且當代技術可利用的物質或能源。如水資源、礦物資源、生物資源及太陽能、風能等。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自然資源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Natural Resource |
| 日期: | 2002年2月 |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指任何經自然過程產生的物質和能量,例如礦物、土壤、空氣、水、野生動植物等,供人類使用的自然資源分成不竭資源、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三大類。不竭資源是指不會因人類的使用而減少的資源,例如太陽能、潮汐能、空氣及風力等。再生資源是可經自然過程加以更新或補充的資源,例如野生動植物、地表水、大部份的地下水及土壤等。不可再生資源則是指無法經由自然過程加以補充或補充速度緩慢,可能被人類用盡的資源,例如銅、鋁、石灰岩、石油、自然景觀等。見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然資源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