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發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ontaneity
作者: 劉貴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心理學中,行為不是由外在刺激所引發,而是發自內在(內心),內涵元素有決定力的稱為自發性。
  就哲學而言,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I. Kant, 1724~1804)認為知識乃由感性與悟性共同合作而成。感性(Sensibility)表示接納性,是一種借助於經驗而形成感官直覺知識的先天的認識能力;悟性(Understanding)則表示自發性,指人運用先天的概念或範疇去整理感性材料的能力。康德說:如果沒有感性,對象就不會為我們所覺;如果沒有悟性,就不能思維對象。悟性不能直觀,感性不能思維,只有二者聯合起來時才能產生知識。
  康德在〔純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說:「意識從其自身產生觀念的能力,認識的主動性,應該叫做悟性。」由此可以說,悟性就是自發性,是主動的認知能力,是比感性高的認知形式,也是一種運用範疇、概念為對象以建立規律的思維能力。照康德的觀點,意識自身產生出來一些範疇(共有十二個),這些範疇源自悟性,而依存於感性。人在認知時發揮自發性,主動地用範疇把感性材料結合起來。悟性就是意識的「自發性」,主動的安排現象世界中的材料,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照康德的說法,範疇使經驗對象的知識可能產生;同時,也由範疇使經驗對象可能存在。
  先天的悟性範疇使一切對象知識可能產生,是因為在感性階段時,只存有感性的直觀,直到有了悟性範疇把經驗直觀當做材料納入範疇中,才具有規律性的聯繫,因此悟性範疇使經驗對象的知識成為可能。康德認為人天生有一些範疇、概念,如因果性、必然性、全體性等,是他所謂的「悟性的純概念或純範疇」。「悟性」活動就是把這些「純概念」套到感性直觀所提供的材料中,使之具有必然聯繫和因果關係,從而構成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識。
  除了悟性之外,康德認為還須有主體意識的主動統一性。這種主體意識的主動統一性,就是「先驗統覺」(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on),是「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是一切有關對象的認知的最高條件,也是所有對象之統一性的首要條件。由於「自我意識」的活動,才能把悟性範疇應用於感性材料,使感性和悟性得到統一,以建構必然的客觀知識。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認為悟性雖然也是由概念到判斷和推理的思維活動,但悟性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思維,也就是把一切都看成是靜止的、固定的、不相聯繫。只有理性才是認知的高級層次,才能展顯宇宙的真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發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