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員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一]yuán[二]yú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ㄨㄥˊㄕˋㄇㄡˇㄓㄨㄥˇㄓˊㄧㄝˋ˙ㄉㄜㄖㄣˊㄖㄨˊ:「ㄧㄢˇㄩㄢˊ」、「ㄐㄧㄠˋㄩㄢˊ」、「ㄍㄨㄥㄨˋㄩㄢˊ」。
  2. ㄊㄨㄢˊㄊㄧˇㄓㄨㄥ˙ㄉㄜㄧˊㄈㄣˋㄗˇㄖㄨˊ:「ㄉㄤˇㄩㄢˊ」、「ㄏㄨㄟˋㄩㄢˊ」、「ㄊㄨㄢˊㄩㄢˊ」。
  3. ㄊㄨˇㄉㄧˋㄐㄧㄤㄩˋ˙ㄉㄜㄓㄡㄨㄟˊㄖㄨˊ:「ㄈㄨˊㄩㄢˊ」。
  4. ㄩㄢˊㄨㄞˋ:①ㄍㄨˇㄕˊㄍㄨㄢㄇㄧㄥˊㄩㄢˊㄨㄞˋㄌㄤˊ˙ㄉㄜㄐㄧㄢˇㄔㄥ。②ㄍㄨˇㄕˊㄔㄥㄈㄨˋㄍㄨㄟˋㄖㄣˊㄐㄧㄚ˙ㄉㄜㄓㄨˇㄖㄣˊ
  5.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ㄖㄣˊㄕ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ㄩㄢˊㄨˇㄐㄧㄤ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解釋:
  1. 從事某種職業的人。
    【例】教員、公務員、服務員
  2. 團體中的一分子。
    【例】黨員、會員、團員
  3. 周圍。
    【例】幅員
  4. 量詞。計算人數的單位。
    【例】一員武將
注音:
漢語拼音:
yún
解釋:
  1. 人名用字。如春秋時楚國有伍員。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解釋:
[名]
1.圓形。通「圓」。《孟子.離婁上》:「規矩,方員之至也。」《淮南子.原道》:「員者常轉,窾者主浮,自然之勢也。」
2.周圍。如:「幅員廣大」。《詩經.商頌.玄鳥》:「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3.人、物的數額。《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漢書.卷七六.尹翁歸傳》:「豪彊有論罪,輸掌畜官,使斫莝,責以員程,不得取代。」唐.顏師古.注:「員,數也。計其人及日數為功程。」
4.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如:「教員」、「服務員」、「公務員」。
5.團體中的一分子。如:「黨員」、「會員」、「團員」。
6.量詞。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員武將」。唐.韓愈〈江西觀察使韋公墓誌銘〉:「故事,使外國者,常賜州縣官十員,使以名上,以便其私,號私覿官。」《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原來那寨後放火的,乃是兩員健將。」
注音:
漢語拼音:
yún
解釋:
[動]
增益。《詩經.小雅.正月》:「無棄爾輔,員于爾輻。」
[名]
人名用字。如春秋時楚國有伍員。
注音:
漢語拼音:
yùn
解釋:
[名]
姓。如唐代有員半千。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00:00
釋義: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uân
00:00
又音:
guâ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人數的單位。
  2. [[名] ] 團隊中的一分子。
音讀:
înn
00:00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ㄩㄢˊ

1. 人、物之數額。《說文解字.員部》:「員,物數也。」《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漢書.卷七六.尹翁歸傳》:「豪彊有論罪,輸掌畜官,使斫莝,責以員程,不得取代。」唐.顏師古.注:「員,數也。計其人及日數為功程。」

2. 某種行業、團體之一份子。如:「教員」、「服務員」、「公務員」、「會員」、「團員」。《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3. 量詞。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員武將」。《說文解字.員部》:「員,物數也。」唐.韓愈〈江西觀察使韋公墓誌銘〉:「故事,使外國者,常賜州縣官十員,使以名上,以便其私,號私覿官。」《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原來那寨後放火的,乃是兩員健將。」

4. 圓形。通「圓」。《孟子.離婁上》:「規矩,方員之至也」《淮南子.原道》:「員者常轉,窾者主浮,自然之勢也。」

5. 周圍。如:「幅員廣大」。《詩經.商頌.玄鳥》:「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㈡ㄩㄣˊ

增益。《詩經.小雅.正月》:「無棄爾輔,員於爾輻。」

㈢ㄩㄣˋ

姓。如唐代有員半斤。

注音:
㈠ㄩㄢˊ ㈡ㄩㄣˊ ㈢ㄩㄣ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