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變) |
| 漢語拼音: | mó gū (變) mó gu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蘑菇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mó gu |
|
解釋:
1.植物名。香蕈科香蕈屬。多生於枯樹幹上之真菌,蓋小柄大,質厚,味鮮美,可作食品,品目不一。也稱為「摩姑」、「磨菇」、「蘑菰」。 2.比喻故意糾纏不清或拖延時間。如:「別蘑菇,我忙得很。」也作「摩姑」、「磨咕」。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蘑菇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
簡介: 分布:泛世界分布。 可在草地上群生成一菌環(仙女環);與其他同屬雙孢蘑菇(A. bisporus)俗稱洋菇,同為世界著名食用菇,最大分別是蘑菇擔子四孢型,而雙孢蘑菇為二孢型。可食,世界著名食用菇類。 |
||
|
知識 1: 土生 |
||
| 學域-大分類: | 菌類-真菌類 | |
| 世界地理分布: | 泛世界分布 | |
| 紀錄類別: | 菌類知識單元 | |
| 拉丁界名: | Fungi | |
| 中文界名: | 真菌界 | |
| 拉丁門名: | Basidiomycota | |
| 中文門名: | 擔子菌門 | |
| 拉丁綱名: | Homobasidiomycetes | |
| 中文綱名: | 同擔子菌綱 | |
| 拉丁目名: | Agaricales | |
| 中文目名: | 傘菌目 | |
| 拉丁科名: | Agaricaceae | |
| 中文科名: | 傘菌科 | |
| 拉丁屬名: | Agaricus | |
| 拉丁種小名: | campestris | |
| 營養方式: | 腐生 | |
| 生長氣候帶: | 世界廣分布 | |
| 菌褶著生方式: | 離生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蘑菇 | ||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môo-koo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蘑菇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