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覂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ㄧㄚˋ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fě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ěng
解釋:
[動]
1.覆。參見「覂駕」條。
2.缺乏。《新唐書.卷一五四.李晟傳》:「時敖廥單覂,乃使張彧假京兆少尹,多署吏,調畿內賦,不淹旬,芻米告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覆、翻覆。段注本《說文解字.襾部》:「覂,覆也。」《玉篇.襾部》:「覂,《漢書》:『大命將覂。』謂覆也。」《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大命將泛,莫之振救。」唐.顏師古.注:「字本作『覂』,此通用也。」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序》:「覂駕之馬,設銜策以驅之。」

2. 缺乏。《新唐書.卷一一八.列傳.宋務光》:「又數年以來,公私覂竭,戶口減耗,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新唐書.卷一五四.列傳.李晟》:「時敖廥單覂,乃使張彧假京兆少尹,多署吏,調畿內賦,不淹旬,芻米告具。」

注音: ㄈ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覂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