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guī fàn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規範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guī fàn |
|
解釋:
1.規則、規律。《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賈妃雖不忍別,怎奈皇家規範違錯不得,只得忍心上輿去了。」 2.典範、規模。《文選.孔安國.尚書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範也。」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規範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Criterion |
| 日期: | 2002年2月 |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用作決策的判決基礎,政府主管單位依輻射規範管制發照。規範可依不同位階以立法、技術指引等來執行。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規範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 英文: | Norms |
| 作者: | 沈六 |
| 日期: | 2000年12月 |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規範」是在一個社會情境中控制行為的標準或規則。雖然某些地方重視規範甚於其他,但是把社會生活當作有次序與賡續的過程,主要依賴共同的期望與義務,此種觀念在社會學方法中普遍可以發現。除爾幹(E. Durkheim, 1858~1917)把社會理論化為一種道德次序,影響現代功能主義的發展,特別是帕森斯(T. Parsons, 1902~1979)的著作中,規範次序(normative order)的概念是社會制度的主要要素。規範的理念與社會化及規則相關;這些規定在社會每一層次運作,從個人每天的生活,如餐桌態度或教室行為,到在高層社會法律制度的形成。規範的概念也意謂社會控制的概念,含有積極確保順從,以及消極應用制裁偏差行為的意義。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規範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名、動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規範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規範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