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iě wéi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解圍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iě wéi |
|
解釋:
1.解除兵陣的圍困。唐.李嶠〈箭〉詩:「漢甸初收羽,燕城忽解圍。」《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從大路去,曹操必有伏兵,可取小路,從西山出滏水口去劫曹營,必解圍也。」 2.解除受窘的困境。《晉書.卷九六.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傳》:「凝之弟獻之嘗與賓客談議,詞理將屈,道韞遣婢白獻之曰:『欲為小郎解圍。』乃施青綾步鄣自蔽,申獻之前議,客不能屈。」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解圍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動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解圍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解圍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kái-uî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解圍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