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說書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shuō sh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uō shū
解釋:
  1. 流行於民間的說唱藝術。內容以講述民間或歷史故事為主。
    【例】說書的藝人必須具備說、學、逗、唱的本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說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uō shū
解釋:
1.講解經書義理。《墨子.耕柱》:「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明史.卷一四○.列傳.魏觀》:「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王經。」
2.一種流行於民間的說唱藝術。如宋代的講史、元代的平話以及評話、彈詞等。《紅樓夢》第四三回:「園中人都打聽得尤氏辦得十分熱鬧,不但有戲,連耍百戲並說書的男女先兒全有。」《老殘遊記》第二回:「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也稱為「挑閃」。
3.職官名。宋朝設置,陪侍天子內廷講說經書。掌進讀書史,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等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說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閩南語 講古 相關客家語 講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