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鈴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ǐng lí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警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ǐng líng |
解釋:
遭遇火警或盜竊等非常事故,用以報警的電鈴。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警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警鈴,為人頭木盾雕刻,下方懸吊一鐵製的鈴。這個器物主要是男子在服役期擔使者的任務,通報或者傳遞消息時必須在身上配戴,一邊慢跑一邊發出聲響。在卑南社,長老的使者不論公私任務為何,都在要腰上插上「tawliur」的鳴鐘,禮貌上身為使者的人在路上遇到人,要按住「tawliur」使其不鳴,經通過後再鳴。 |
|
知識 1: 男女皆用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警鈴 | |
分類: | 社會政治器物:武器:警鈴 |
功能用途: | 獵具或武器 |
學域-大分類: | 人類-民族 |
文化區: | 南島語族區 |
族群: | 卑南(Puyuma) |
紀錄類別: | 民族知識單元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簡介: 警鈴,魯凱族稱tauliu,為部落會所及年齡階級的警戒裝置或族人作為召集信號之用,只見於東魯凱的達魯馬克(大南)部落,應是受卑南族影響而採用的工具。 |
|
知識 2: 砍削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警鈴 | |
分類: | 社會政治器物:武器:警鈴 |
學域-大分類: | 人類-民族 |
文化區: | 南島語族 |
族群: | 魯凱(Rukai) |
紀錄類別: | 民族知識單元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