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那得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nǎ d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ǎ dé
解釋:
1.不得、那裡有。宋.辛棄疾〈西江月.醉裡且貪歡笑〉詞:「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若有得一兩二兩贏餘,便也留著些做個根本,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餘?」
2.何以能夠。南朝宋.鮑照〈別鶴操〉詩:「心自有所懷,旁人那得知。」宋.朱熹〈觀書有感〉詩二首之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那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