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鈎蕨(NMNS001067-F025058) - 教育百科
(NMNS001067-F02505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知識 1:
  本種莖具明顯的節與節間,寬達0.6公分;節間長可超過6.5公分,具幾條縱脊。枝從節上分出,2歧合軸式分枝。葉輪生,狀如短叉,長逾1公分,叉角約50°-60°,頂端尖,有時頂端擴大並向前彎曲,形如短鈎。生殖枝腋生,疏松穗狀,長1.1-1.6公分,寬0.3-0.5公分。每枝具4-6輪的孢子葉。孢子葉彎匙形,粗0.1-0.15公分,似未扁化,長達0.25公分,末端向上彎曲,無柄。  本件保存了莖及其分枝;莖寬0.3公分;莖上分節,節長5.5公分;分枝近直角伸出。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鈎蕨(NMNS001067-F025058)
圖示:
鈎蕨(NMNS001067-F025058)圖示
中文地質年代: 晚泥盆世
中文屬名: 鈎蕨屬
中文界名: 植物界
中文目名: 歧葉目
中文綱名: 楔葉綱
中文門名: 蕨類植物門
分類: 植物化石
地層: 五通組
地質年代: Late Devonian
學域-大分類: 地質-化石類
拉丁屬名: Hamatophyton
拉丁界名: Plantae
拉丁目名: Hyeniales
拉丁綱名: Sphenopsida
拉丁門名: Pteridophyta
採集地: 江蘇龍潭
紀錄類別: 植物化石標本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