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銘印效應     
瀏覽人次:18183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學習應用3 例子4 相關文獻 起源「銘印效應(imprinting)」也稱為「銘鑄」行為與「印痕作用」。此為德國著名行爲學家海因羅特自小鵝破殼而出的實驗中歸納而來,而後由德國另一位行爲學家洛倫茲,命名爲銘印效應。一九一○年,勞倫茲在他最著名的研究中,將一窩灰雁的蛋分開,一部份留在母雁處;另一部份則移至孵卵器中孵育。由母鳥孵出的幼雛表現正常,會跟隨在母雁後方,正常的成長並與其他的雁交配繁殖。當人工孵育的卵孵化時,幼雛出生時的幾個小時中...
銘印      
瀏覽人次:1245 收藏人次:0
  銘印係動物行為學家羅倫茲(K.Z. Lorenz)所提出的概念,係指動物在初生的一至兩天,會對某些刺激感覺特別敏銳,進而對該刺激產生特殊的偏好。如幼鳥會跟隨著閃動的光,鴨子會循「呱呱」聲而來。這些刺激通常都有其特殊的屬性,如叫聲裡的某個音節或是奇特的行動方式,且往往可在母體身上找到。如小雞尾隨著母雞,或母鴨身後有一排跟隨的乳鴨。
  初生動物的銘印行為,具有增加其存活機會的功能,因為銘印可使稚幼動物隨時跟在父母親的身邊,不僅食物不虞匱乏,並得到保護。
  銘印是動物發展的第一個關鍵期(sensitive period)。所謂關鍵期是指動物在某個成長階段,其生理機能的成熟...
    
瀏覽人次:32477 收藏人次:2546588
刻文字於器物上。如:「銘刻」。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如:「銘文」、「銘識」。
比喻記得很牢。如:「永銘心版」、「銘記在心」、「刻骨銘心」。
文體的一種。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警惕自己或讚頌他人的文字。如:「座右銘」、「墓誌銘」。
    
瀏覽人次:13311 收藏人次:7101263
圖章。如:「印章」、「印信」、「官印」、「鋼印」、「六國相印」。
痕跡。如:「手印」、「沙灘上的腳印」。
印刷。如:「印製」、「印發」、「影印」、「刊印」、「排印」、「翻印」。
符合。如:「心心相印」、「互相印證」。
關鍵期     
瀏覽人次:1370 收藏人次:0
關鍵期(critical period)目錄1 關鍵期定義2 勞倫斯(Lorenz)的「銘印」觀點3 關鍵期的特徵4 關鍵期的教育意義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關鍵期定義關鍵期指的是個體在某一個時期,他的成熟程度最適合來學習某種特定行為。如果可以趁此時機提供幼童適當的刺激,幼童就能獲得良好的發展。相反的,如果錯過這個時機,以後也是無法彌補的。舉例來說:幼兒11個月大時,是研究指出的語言發展高峰時期,但這卻是家長容易忽略的部分,事實是家長應掌握這個學習效率最好的階段,給予語言上的刺激,日後幼兒的語言即能獲得良好的發展。 勞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