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鍊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鍊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liàn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鍊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liàn |
|
解釋:
[動] 1.用火燒或高溫加熱等方法,使物質去除雜質,變得精純或堅硬。通「煉」。《抱朴子.內篇.金丹》:「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元史.卷一○四.刑法志三》:「諸出銅之地,民間敢私鍊者禁之。」 2.用火久熬,炮製藥石。通「煉」。《文選.江淹.雜體詩.王徵君》:「鍊藥矚虛幌,汎瑟臥遙帷。」 3.斟酌字句使美好精確。如:「鍊字」。唐.杜荀鶴〈閒居書事〉詩:「鬢白祗應秋鍊句,眼昏多為夜抄書。」 4.訓練、磨練。如:「鍛鍊」。《抱朴子.內篇.金丹》:「服此二物,鍊人身體。」唐.孟郭〈小隱吟〉:「鍊性靜棲白,洗情深寄玄。」 [名] 金屬環相連而成的繩狀物。如:「鐵鍊」、「鎖鍊」。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鍊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鍊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liān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鍊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注音: | ㄌㄧㄢˋ #ㄌㄧㄢˋ |
| 正字: | 煉 |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澤存堂本《玉篇.火部.煉字》。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鍊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