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體統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tǐ tǒ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ǐ tǒng
解釋:
  1. 制度、規矩。
    【例】這樣的穿著看起來怪裡怪氣的,實在不成體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體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ǐ tǒng
解釋:
1.詩文或著作的體裁、綱要的條理。《舊唐書.卷一○二.劉子玄傳》:「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體統各殊,指歸咸別。」《文選.左思.三都賦序》:「聊舉其一隅,攝其體統,歸諸詁訓焉。」
2.制度、規矩、格局。《水滸傳》第五一回:「山寨體統,甚是整齊。」
3.合乎身分地位的行為舉止。《儒林外史》第三回:「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
4.體面。指光彩、有面子。《紅樓夢》第五一回:「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體面,說不得我自己吃些虧,把眾人打扮體統了,寧可我得個好名兒也罷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體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é-thó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規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體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體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