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竹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má zhú |
|
解釋:
植物名。禾本科麻竹屬,常綠喬木。地下莖合軸叢生,稈高達二十餘公尺,徑二十公分許。葉大,互生,披針形,長可達三十公分。自三、四月至八、九月連續生筍。籜帶黃綠色,被暗紫色細毛。筍供食用與加工。原產於大陸地區廣東、福建二省至緬甸北部。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麻竹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 中文名: | 麻竹 |
| 英文名: |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latiflorus |
|
描述: 稈粗可達20 cm,下部之節上常長氣生根。籜鞘先端圓形,初為橘黃色,後變灰黃色,外面被褐色短毛,無緣毛;籜耳小,略反折;籜舌扁,高1-3 mm,齒緣;籜葉卵至披針形。葉一邊密被緣毛,另一邊疏生或無緣毛;葉耳突起,先端圓或平;葉鞘幼時被微毛。 |
|
|
分布: 廣泛栽植於全島低海拔地區。</p> |
|
| 作者: | 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
| 授權方式: |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麻竹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麻竹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muâ-tik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麻竹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