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尾陸牙蟲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Sphaeridium dimidiatum Gory, 1834 黃尾陸牙蟲 牙蟲科(Hydrophilidae)可分為水棲與陸棲兩大類,其中水棲者佔多數,所以也算是水棲昆蟲中的一類。本科在全世界的多樣性可能遠高於目前已知,單單2006–2010全世界便有5個新屬和將近200個新種被發表,使得牙蟲科的已知種類達到2800餘種。陸生的牙蟲絕大多數集中在陸牙甲亞科(Sphaeridiinae),已知種類將近1000種,生活在潮濕的陸域環境,以濕潤的糞便、腐植質或屍體為食。他們長得有點像糞金龜(Scarabaeidae),但是沒有腮葉狀的觸角;水棲類群生活在各式的水域環境,在靜(緩)水域者佔多數,幼蟲多半是捕食性的,成蟲的食性則依類群而有所不同。以種類數看,牙蟲科是水棲甲蟲中第二大科,僅次於龍蝨科(Dytiscidae)。外型上這兩個科長得有點類似,且同為水棲,但是龍蝨的觸角長於小顎鬚,且前兩對腳靠得很近,中足離後足較遠,牙蟲則小顎鬚長於觸角,三對足大約等距或是中後足稍遠。 陸牙甲亞科種類成蟲的小顎鬚短於觸角,觸角末端的球桿部位較為緊密而膨大,後足跗節第一節遠長於第二節,這些形態特徵能用以區分其與水棲性的其他亞科。陸牙甲屬(Sphaeridium)具有以下特徵:觸角8節,中胸小楯片長三角形,翅鞘無明顯縱走溝腹部末端節外露於翅鞘,脛節上有長刺。本屬在臺灣有3種紀錄,本種體長6–7mm,是比較大型的陸棲性牙蟲。體色黑,前胸背板邊緣和翅鞘端部1/3為淺黃色,前胸和翅鞘上的點刻非常細緻,使得表面有些許霧面光澤。成蟲常見於牛糞中。 本種分佈在日本(琉球)、中國、臺灣、東南亞與南亞等地。館藏標本採自花蓮縣的石山。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黃尾陸牙蟲
世界地理分布: 中華民國
中文亞科名: 陸牙甲亞科
中文族名: 陸牙甲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牙蟲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牙蟲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Sphaeridiinae
拉丁屬名: Sphaeridium
拉丁族名: Sphaeridi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拉丁科名: Hydrophilidae
拉丁種小名: dimidiatum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Hydrophil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