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彈性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tán xì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 xìng
解釋:
00:00
  1. 物體受外力作用時,會改變形體,而當外力除去後隨即恢復原狀的性質。
    【例】利用橡皮筋的彈性,可以緊封袋口,也可以重複使用。
  2. 比喻事情無絕對的標準、形式等,可以隨狀況調整。
    【例】這筆預算我們可以彈性運用,不一定非得購買器材。
  3. 指彈跳的能力。
    【例】他彈性極佳,在籃球隊中擔任中鋒。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 xìng
解釋:
1.物體受外力作用時,會產生形變,當外力除去後,可恢復原狀,稱為「彈性」。
2.比喻事情無固定標準,而可隨機調整。如:「這筆錢你可以視情況而彈性應用。」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lasticity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植物受環境壓力必產生相對的抗力,即彈性或塑性。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00:00
釋義:
對應華語:
彈性
相關臺灣客語 彈性
相反詞 塑性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