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珠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lóng zhū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龍珠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lóng zhū |
|
解釋:
植物名。茄科龍珠屬,多年生草本。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形,長五至八公分。花二至六朵簇生葉腋,下垂,花冠闊鐘形,黃色。漿果球形,色紅而有毒。莖葉可供藥用。產臺灣、華南、華西至韓國及日本。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龍珠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
簡介: 學名: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 Sav.) Makino 科名:茄科 Solanaceae 中文名:龍珠 植物型:多年生草本 |
||
|
知識 1: 紅 |
||
| 學域-大分類: |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 |
| 紀錄類別: |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 |
| 拉丁界名: | 植物界 | |
| 中文界名: | Plantae | |
| 拉丁門名: | SPERMATOPHYTA | |
| 中文門名: | 種子植物門 | |
| 拉丁綱名: | DICOTYLEDONS | |
| 中文綱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
| 拉丁科名: | Solanaceae | |
| 中文科名: | 茄科 | |
| 拉丁屬名: | Tubocapsicum | |
| 拉丁種小名: | anomalum | |
| 生活型: | 草本 | |
| 生態分布: | 台灣 | |
| 花序種類: | 單朵腋生 | |
| 果種類: | 漿果 | |
| 植物等級: | 原生 | |
| 保育等級: | 普遍 | |
| 葉種類: | 單葉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龍珠 | ||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 中文名: | 龍珠 |
| 英文名: | Tubocapsicum anomalum |
|
描述: 多年生草本; 株高60~100 cm 。莖分技,綠色。單葉,對生;長橢圓形;長5~20 cm,寬3~10 cm; 兩端銳尖;全緣或微波緣。花兩性,2~5朵簇生,下垂,長1.5~2.5 cm; 花冠淡黃色,5 裂,裂片披針狀三角形,截頭,反卷;雄蕊5;雌蕊1;花柱較花絲短;柱頭頭狀。漿果呈球形,熟時紅色。 |
|
|
分布: 臺灣低海拔山區,中國、日本等。 |
|
| 作者: | 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
| 授權方式: |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名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相似詞: | 【寶珠】 |
| 對應華語: | 龍珠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龍珠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