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2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均衡。指數目分量或多或少,分配得不平均。如:「由於政策得宜,貧富不均的問題,已獲得改善。」《論語.季氏》:「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不患寡而患不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憂慮人民寡少,只擔心財富不能平均。語出《論語.季氏》:「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勞逸不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分配給眾人的工作分量不平均。如:「老闆分配工作勞逸不均,引起員工們的抱怨。」《鏡花緣》第六四回:「明日還是我去砍柴,你做針線,各人交各人工課。若教我終日在家靜坐,未免勞逸不均,心中也是不安的。」
貧富不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分配不平均,窮人和富人的錢財,差距懸殊。如:「貧富不均,容易造成社會的不安。」
不均化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歧化反應。在無機化學上指相同的離子(或分子)由於電子的傳遞而產生氧化價數上變化的化學反應,其結果使得離子(或分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還原。例如水體沉積物中的Hg22+離子經歧化反應自己氧化和還原成Hg2+離子和金屬汞:
  Hg22+↔Hg2++Hg (s)
  在有機化學上相同的兩個分子間有官能基(如CH3)的轉換,所生成的反應,如甲苯和正丁烷會進行如下的歧化反應:
  2C6H5CH3→C6H6+C6H4(CH3)2
  和2n-C4H10→n-C3H8+n-C5H12
不均勻沈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壤或岩石地盤上之一結構物,其兩部分之沈陷量不等者,則稱該結構物發生了不均勻沈陷。不均勻沈陷常以下列方式加以量化:
  1.結構物平面兩點沈陷量之差Δρ,而且需以最大沈陷ρmax與最小沈陷ρmin之差作為不均勻沈陷量。
  2.結構物平面兩點沈陷量之差Δρ(或δ)與該兩點距離ℓ之商,亦即Δρ/ℓ(或δ/ℓ)。Δρ/ℓ又稱為「角歪」(angular distortion)。
  不均勻沈陷之原因有四:
  (1)基地內土壤或岩石之性質不均勻,部分強勁,部分軟弱。
  (2)結構物荷重不均勻,部分較重,部分較輕,致基礎土壤(或岩石)之應力不均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同、沒有輕重多寡之分的。如:「平均」、「均勻」、「貧富不均」、「勢均力敵」。
鞠躬盡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鞠躬盡瘁」係由「鞠躬」及「盡瘁」二語組合而成。 「鞠躬」見於《論語.鄉黨》,文中敘述孔子在進入君門的時候,態度很恭謹,彷彿國君的門容不下他的樣子。他不站在門的中央,走路時不踏上門檻。 「盡瘁」則見於《詩經.小雅.北山》,詩歌內容是行役者對國君分配勞役不均所發出的感嘆。文中說到有些人安逸地在家休息,有些人卻因為盡力於國事乃至於生病;有些人每天過著高枕無憂的日子,但有些人卻必須日夜不停地奔走四方。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鞠躬盡瘁」,用來表達恭謹戒慎,不辭勞病地貢獻心力。在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中,諸葛亮在考察了當時的局勢環境後,認為以他的能力,以及許多未能預料的演變,都不足以能夠抵抗強敵。儘管...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0美國掀起的族群改革運動,其訴求為反抗主流文化的霸權及制裁,要求正視多元文化問題,並解決制度壓迫及不均等等問題。 何為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教育改革運動,透過持續不斷的課程改革和其他的教育改革途徑,除了教導學生熟悉並認同自身的文化,使且能夠自尊自信,亦培養學生了解與欣賞其他微型文化、國家文化及世界文化的豐富性與多樣性,養成積極對待其他文化的態度,消除性別、種族、宗教、階級等偏見與歧視。其面向包括:知識建構、減低偏見、平等教育、內容統整、增能的學校文化。 多元文化課程目標多元文化教育主在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價值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