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翻轉教室」(flipped_classroo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目錄1 起源2 推動人3 翻轉教室四原則4 關鍵字5 資料來源 起源翻轉教室的概念起源於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 Bergmann 與 Aaron Sams,兩位老師為了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開始使用螢幕擷取軟體錄製PowerPoint簡報與講解旁白。先將預錄好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讓學生自行上網瀏覽學習。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所成效後,兩位老師開始改成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或替實驗過程中遭遇困難的學生解惑的方式進行課程...
「豫、時、孫、摩」的教學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學記]中說:「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指教學要能防範於未然,把握學生學習動機因勢利導,順應學生個別差異,及與同學之間互相切磋等,並須避免交狎狂之友,而導致荒廢學業。還要能重視學習過程中與同學之間「相觀而善」,取長補短等。
  [學記]中非常重視教學時「豫、時、孫、摩」這四項教學原則。所謂「豫」是指預防,「時」是指時機,「孫」是指適應,「摩」是指觀察。「禁...
「五七」幹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七」幹校係指大陸地區文化大革命期間,知識分子幹部「接受工農再教育」的一種形式,讓知識分子幹部在工廠和農村中參加勞動。這是根據毛澤東在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寫給林彪一封信的指示所舉辦的幹部勞動學校。毛澤東在信中講到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信中還說:「工人也是這樣,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參加批判資產階級。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
  「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
「現代」文明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是由黑龍江教育學院的教育研究人員於一九八二年提出的,並於當年在該省的三所普通學校的六個一年級班開始為期三年的第一輪實驗;次年實驗又擴大到十七個實驗班。目前,這一實驗擴展到各地。
  實驗的基本設想為:以學好用漢語拼音為前提條件,寓識漢字於學漢語之中為原則,在兒童入學後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的情況下,採取依靠拼音,使閱讀和寫作提前起步,密切配合、互相促進的作法,達到發展語言、開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實驗的目標為爭取用三年的時間完成當時教育部頒發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識字、閱讀和寫作的教學任務,基本要求即為:課內外閱讀量為五十二萬字;會寫記敘文和常用的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係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於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公布,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凡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實行義務教育,既是國家對人民的義務,也是家長對國家和社會的義務。
  此法共十八條。它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
  「背景─投入─過程─結果」模式,指由美國評鑑學者史特佛賓(D.L. Stufflebeam)等人所提倡的教育評鑑模式。他們認為教育評鑑是一種過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資料,做為判斷各種決定變通方案之用。史特佛賓認為此模式的最大目的在於對學校行政人員、教育方案領導人,以及學校教師們提供訊息,以便修正教育方案。換言之,評鑑是為了作決定,從事選擇,進而改變教育行動,促成教育改革。
  「背景─投入─過程─結果」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下述四種評鑑,以便做四種教育決定:
  1.背景評鑑:在提供確定目標的依據,是屬於最基本的評鑑,以促成計畫之決定。
  2.輸入評鑑:...
「時乃日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乃日新」語出於〔尚書‧咸有一德〕篇。據〔尚書〕記載,殷朝太甲繼承帝位後,昏庸無道,被伊尹放逐三年後,悔悟自新,伊尹迎之回都,交還政權,並作〔咸有一德〕篇,以告誡太甲。經文上說:「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終始惟一,時乃日新。」在太甲重新擔任國君之際,伊尹提示太甲,要更新自己的品德,而修德的工夫,需始終如一,持之以恆,才能使德業日日增進,就是「時乃日新」。
  伊尹更進一步指出:「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也就是說,「德」沒有固定的標準,凡是合乎「善」的就是「德」了;而「善」也沒有固定的標準,凡是純一不雜的,就是「善」了。修德以「善」為鵠的,修德的終極目標就是止...
  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指的是大陸地區農村婦女「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競賽。
  這一競賽活動是一九八九年由全國婦聯、農業部、林業部、水利部等十二個單位聯合發起;據一九九四年全國婦聯公布的數字,全國已有一億二千萬農村婦女參加競賽,有一千餘萬農村婦女脫盲,有九千萬農村婦女接受了農業函授大學和廣播學校的學習,有五十一萬農村婦女獲得了農民技術員的職稱。
  目前這項競竇的重點,是作好農村婦女的科技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是按編年體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重要教育史事的資料文獻。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寫,戴昊任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於一九八四年出版。該書以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五年為第一卷,收錄條目一千五百餘條;以一九六六至一九八二年為第二卷,收錄條目一千一百餘條。兩卷均附有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