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色方胸龍蝨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Canthydrus flavus (Motschulsky, 1855) 黃色方胸龍蝨 方胸龍蝨科(Noteridae)是小型的水棲甲蟲,全世界已知種類約250種,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多樣性最高。成蟲外觀很像他們的近親龍蝨科(Dytiscidae),都具有流線形的身體和游泳足,且中胸小楯片都被翅鞘遮蓋住,但是方胸龍蝨的雄性成蟲的前足不像多數的龍蝨在跗節上具有吸盤,而是在脛節末端具有一根長而彎曲的突起,此外,方胸龍蝨的後足基節向前延伸,和中胸與後胸腹板形成一個寬闊的平面,此乃中文名方胸的由來。幼蟲也和龍蝨一樣是水生,但是會在水草根部掘泥而棲,故英文稱之為burrowing water beetles;老熟幼蟲可能在水中泥巴的空隙中化蛹。成蟲也是棲息在水草多的水澤或是緩流水域,能游泳,捕食性。 本科在臺灣有1屬3種的紀錄,本種是唯一全體為褐色的種類,體長約3mm,跟另一種光澤方胸龍蝨(C. nitidulus Sharp)黃黑體色不同,可資區別。 本種廣泛分布在東方區,在臺灣棲息於平地到海拔1500公尺以下山區水域。
知識 1:
皆水生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科名:
方胸龍蝨科
中文亞科名:
方胸龍蝨亞科
中文族名:
腿櫛方胸龍蝨族
拉丁種小名:
flavus
拉丁族名:
Hydrocanthini
拉丁亞科名:
Noterinae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Noter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屬名:
Canthydrus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中華民國
中文目名:
鞘翅目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Carab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黃色方胸龍蝨
英文名:
Canthydrus flavus
描述:
具有流線形的身體和游泳足,且中胸小楯片都被翅鞘遮蓋住,但是方胸龍蝨的雄性成蟲的前足不像多數的龍蝨在跗節上具有吸盤,而是在脛節末端具有一根長而彎曲的突起,本種全體為褐色的種類,體長約3mm,跟另一種光澤方胸龍蝨(C. nitidulus Sharp)黃黑體色不同,可資區別。

分布:
本種廣泛分布在東方區。
作者:
鄭明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