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童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ㄌㄧˋ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tó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ㄠˇㄏㄞˊ˙ㄗㄖㄨˊ:「ㄊㄨㄥˊㄏㄨㄚˋ」、「ㄊㄨㄥˊㄧㄠˊ」、「ㄊㄨㄥˊㄨㄢˊ」、「ㄦˊㄊㄨㄥˊ」、「ㄊㄨㄥˊㄙㄡˇㄨˊㄑㄧ」。
  2. ㄧㄡˋㄒㄧㄠˇ˙ㄉㄜㄨㄟˋㄔㄥˊㄋㄧㄢˊ˙ㄉㄜㄖㄨˊ:「ㄊㄨㄥˊㄋㄧㄢˊ」。
  3.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óng
解釋:
  1. 未成年的小孩。
    【例】牧童、兒童、童叟無欺
  2. 未結婚的。
    【例】童男、童女
  3. 未成年的僕役。通「僮」。
    【例】書童、家童
  4. 光禿的。
    【例】童山濯濯
  5.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óng
解釋:
[名]
1.古代獲罪入官為奴的男子。《說文解字.䇂部》:「童,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巴寡婦淸》:「羊彘千雙,童手指千。」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童,奴婢也。」
2.未成年的僕役。通「僮」。如:「書童」、「家童」。晉.李密〈陳情表〉:「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3.小孩,未成年的人。如:「牧童」、「兒童」、「童叟無欺」。《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
4.愚昧、無知的人。《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童昏不可使謀。」
5.姓。如漢代有童仲玉。
[形]
1.幼小的、年幼的。如:「童玩」、「童裝」。《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桓帝之初,京都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公為吏,子為徒。』」
2.未成年的、未曾有性行為經歷的。如:「童男」、「童女」、「童貞」。
3.光禿的。如:「童山濯濯」。唐.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â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神明附身在人身上,以展示神喻或卜問吉凶。
音讀: tô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小孩子。
  2. [[名] ] 姓氏。也可唸作tâng、thâng。
音讀: Tâng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獲罪入官為奴的男子。《說文解字.立部》:「童,男有辠曰奴,奴曰童,女曰妾。」

2. 未成年之僕役。通「僮」。如:「書童」、「家童」。晉.張華〈輕薄篇〉:「童僕餘粱肉,婢妾蹈綾羅。」晉.李密〈陳情表〉:「內無應門五尺之童。」

3. 年幼,未成年的人。如:「童工」、「兒童」、「童叟無欺」。《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故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豔辭,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

4. 未長角或無角牛羊。《釋名.釋長幼》:「牛羊之無角者曰童。《易.大畜》:「童牛之牿。」三國吳.虞翻.注:「無角之牛也。」

5. 愚昧、無知的人。《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童昏不可使謀。」唐.韓愈〈謝自然〉詩:「童騃無所識,但聞有神仙。」

6. 光禿。如:「童山濯濯」。《荀子.王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唐.韓愈〈進學解〉:「頭童齒豁,竟死何裨。」

7. 通「瞳」。《正字通.立部》:「童,與瞳通。」《漢書.卷三一.項籍傳》:「舜蓋重童子,項羽又重童子。」唐.顏師古.注:「童子,目之眸子。」

8. 通「同」。《列子.黃帝》:「狀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狀童……狀與我童者,敬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東漢.張湛.注:「童,當作同。」

9. 通「重」。《釋名.釋形體》:「童,重也。」《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君子不擊不成之列,不童傷,不禽二毛。」《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作「不重傷」。

10. 姓。如漢代有童仲玉。《廣韻.平聲.東韻》:「童,姓,出東筦。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通志.卷二八.氏族略四》:「童氏,顓帝生老童,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今建昌有此姓。望出渤海。」

注音: ㄊㄨ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童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