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0.6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如:「芳香」、「芳草鮮美」。
香草、香花。如:「群芳」、「孤芳自賞」。
比喻美好的德性或聲譽。如:「流芳萬世」。
對人的敬稱。如:「芳名」、「芳鄰」。
美好的。如:「芳姿」、「芳華」。
比喻美人。如:「芳心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本植物的總稱。如:「綠草」、「草木」。
隨便、不認真。如:「草率」、「潦草」、「草草了事」。
草書、草體。如:「狂草」、「行草」。
初步的。如:「草創」、「草約」、「草案」。
底稿、文稿。如:「起草」、「草圖」。
田野、荒野。如:「草澤」、「草莽」。
用草做成的。如:「草蓆」、「草鞋」。
萋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茂盛的樣子。[例]芳草萋萋、卉木萋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木繁盛的樣子。如:「芳草萋萋」。《詩經.小雅.杕杜》:「卉木萋芷,女心悲止。」《文選.張景陽.雜詩一○首之一》:「房櫳無行跡,庭草萋以綠。」
芳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香草。《後漢書.卷四○上.班彪列傳》:「茂樹蔭蔚, 芳草被堤,蘭茝發色,曄曄猗猗,若摛錦布繡,燭燿乎其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齣:「葉分芳草綠,花借美人紅。」後喻指君子的美德。《楚辭.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2.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多喻指女子。如:「曾幾何時,人們用『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來撫慰失戀之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我不禁暗暗稱奇,不料這蓽門圭竇中,有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歷歷在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歷在目」原作「歷歷在眼」。「歷歷在目」之「歷歷」,意為清楚明白,分明可數,如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即是此種用法。在唐.杜甫〈歷歷〉詩中,則有「歷歷開元事,分明在眼前」之句。杜甫(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他曾經歷唐朝的開元盛世,後又因安史之亂,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晚年時,他在詩中追想開元盛世的種種,雖然已經過了多年,但仍舊記憶深刻,好像「歷歷在眼」,非常清楚明白地呈現在眼前。後來「歷歷在目」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清楚明白地呈現在眼前。出現「歷歷在目」的書證如宋.樓鑰《攻媿集.卷五三.西漢會要序》:「開卷一閱,而二百餘年之事,...
欣欣向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生意盎然,生機勃勃,芳草萋萋,離離蔚蔚,鬱鬱蒼蒼,朝氣蓬勃反義:奄奄一息,氣息奄奄,死氣沉沉辨似: 欣,音ㄒ|ㄣ,欣欣,興盛繁榮的樣子。不可寫作「新」。
對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詩文中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句子。後指近體詩之律詩中間兩聯須相對仗、講平仄的句子。[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是極有名的對句。
歷歷在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歷歷在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歷歷在目」原作「歷歷在眼」。「歷歷在目」之「歷歷」,意為清楚明白,分明可數,如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即是此種用法。在唐.杜甫〈歷歷〉詩中,則有「歷歷開元事,分明在眼前」之句。杜甫(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他曾經歷唐朝的開元盛世,後又因安史之亂,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晚年時,他在詩中追想開元盛世的種種,雖然已經過了多年,但仍舊記憶深刻,好像「歷歷在眼」,非常清楚明白地呈現在眼前。後來「歷歷在目」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清楚明白地呈現在眼前。出現「歷歷在目」的書證如宋.樓鑰《攻媿集.卷五三...
怪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怪。宋.楊炎正〈秦樓月.東風寂〉詞:「斷腸芳草萋萋碧,新來怪底相思極。」也作「怪得」、「怪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