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陶冶     
瀏覽人次:27319 收藏人次:575345
4.修養品格。如:「陶冶性情」。唐.杜甫〈解悶〉詩一二首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瀏覽人次:21437 收藏人次:165808
2.造就、培養。如:「陶冶性情」。
    
瀏覽人次:18923 收藏人次:4908426
用黏土燒製的器物。如:「彩陶」、「陶器」、「陶瓷」。
培養、教育。如:「陶冶」、「薰陶」、「陶鑄」。
快樂的樣子。如:「陶然」、「樂陶陶」。
    
瀏覽人次:16544 收藏人次:8062249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8371 收藏人次:3969432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物體的特質、功用。如:「酸性」、「藥性」、「毒性」。
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如:「男性」、「女性」、「陰性」、「陽性」。
脾氣。如:「個性」、「率性」、「任性」、「急性子」。
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如:「性行為」、「性生活」。
方式、範圍。如:「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全球性」。
態度。如:「理性」、「感性」、「冒險性」、「依賴性」。
性情     
瀏覽人次:4071 收藏人次:717878
人的稟性和氣質。《易經.乾卦.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莊子.繕性》:「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1.性格、脾氣。《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家大爺平日性情不好,得罪的人多。」《老殘遊記》第一回:「因性情迂拙,不會要錢,所以做了二十年實缺。」
2.思想感情。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修身養性     
瀏覽人次:5385 收藏人次:409111
涵養品德,陶冶性情。如:「他常利用空閒時寫書法或畫國畫來修身養性。」
美育     
瀏覽人次:1397 收藏人次:0
將美學的理論應用在教育中,以啟發美的興趣,美化人生的教育活動。包括了美術、音樂、文學、舞蹈等。其目的在陶冶性情、充實人生、變化氣質,及啟發高尚思想。與德、智、體、群並稱「五育」。
注音符號教學     
瀏覽人次:1017 收藏人次:114788
目錄1 基本理念2 教材編寫原則3 教學原則4 參考資料5 關鍵字 基本理念1.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註一)2.培養學生有效應用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融入生活經驗,擴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3.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本國文化精髓。4.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註...
聆聽教學     
瀏覽人次:707 收藏人次:0
目錄1 基本理念2 聆聽教材編輯3 教學原則4 參考資料5 關鍵字 基本理念1.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2.培養學生有效應用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融入生活經驗,擴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3.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本國文化精髓。4.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註一) 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