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冶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yě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冶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yě |
|
解釋:
[動] 1.鎔鑄金屬。如:「冶金」、「冶鐵」。唐.李嶠〈寶劍篇〉:「吳山開,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寶鍔。」 2.造就、培養。如:「陶冶性情」。 [名] 1.從事鎔鑄的工匠。《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墨子.節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鞼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 2.姓。如春秋時衛有冶廑。 [形] 美麗、妖媚。如:「冶豔」、「妖冶」。《荀子.非相》:「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冶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冶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注音: | ⑴ㄓˋ ⑵ㄔˊ #ㄧㄝˇ |
| 正字: | 治 |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治字》引〈魏涼州刺史元維墓誌〉。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冶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