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勿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
解釋:
不要、不可。表示勸阻或禁止。如:「勿枉勿縱」、「請勿吸菸」、「非請勿入」、「勿失良機」。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wù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wù |
|
解釋:
[副] 1.不要、不可。表示禁止、勸阻。如:「請勿吸煙」。《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不。表示否定。《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勿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1. 旗幟。《說文解字.勿部》:「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雜帛,幅半異。所以趣民,故遽稱勿勿。」 2. 不要、不可。表示禁止、勸阻。如:「請勿吸煙」。《詩經.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不。表示否定。《詩經.王風.君子於役》:「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論語.雍也》:「犛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捨諸。」 |
|
| 注音: | ㄨ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勿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