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匣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匣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xiá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匣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xiá |
|
解釋:
[名] 1.收藏器物的小箱子。如:「木匣」、「鏡匣」。《戰國策.燕策三》:「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宋.陸游〈長歌行〉:「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2.牢籠、囚牢。通「柙」。《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朱溫)被地分投解徐州,送左獄禁勘,恰與劉文政同匣。是夜三更,風雨驟作,溫打開匣,脫了枷,同那劉文政躍身從氣樓走出。」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匣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cartridge |
| 日期: | 2003年6月 |
| 出處: |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指任何以塑膠為外殼的容器裝置,如:可移動式的儲存模組,其內可含磁碟、光碟、磁帶或記憶晶片;可移動式的列印模組,其內可含色帶、碳粉或墨水。使用時插入列印機或電腦的插槽內即可讀取其中儲存的資料或材料。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匣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匣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1. 收藏器物之小箱。如:「木匣」、「鏡匣」。《說文解字.匚部》:「匣,匱也。」《戰國策.燕策三》:「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汪秀才叫從人掇一個手匣過來,取出那張榜文來。」 2. 裝入匣中。《列子.湯問》:「匣而藏之,未嘗啟封。」《宋史.卷一七九.食貨志下一》:「凡名物不同,所用錢色亦異,他人莫能曉,匣而置之御閣,以參驗帳籍中定數。」 3. 夾住。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三折:「他把我死羊般拖奔入牢房,依舊硬邦邦匣定在囚床。」 4. 牢籠、囚牢。通「柙」。《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朱溫)被地分投解徐州,送左獄禁勘,恰與劉文政同匣。是夜三更,風雨驟作,溫打開匣,脫了枷,同那劉文政躍身從氣樓走出。」 5. 電腦資料管理上所設之目錄。如:「資料匣」、「收件匣」。 |
|
| 注音: | ㄒㄧㄚˊ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匣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