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奇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ˋ
部 + 5 畫 = 8 [一]jī[二]qí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怪異、不尋常、少有的。如:「奇怪」、「奇蹟」、「奇遇」、「奇人奇事」、「稀奇古怪」、「奇裝異服」。
  2. 出人意表、難以猜測。如:「奇計」、「奇招」、「出奇制勝」。
  3. 覺得訝異。如:「驚奇」、「不足為奇」。
  4. 極、甚、非常。如:「奇恥大辱」、「槍法奇準」、「菜餚奇豐,碗盤奇大。」
注音:
解釋:
  1. 單數。與「偶」相對。如:「一、三、五、七、九…都是奇數。」
  2. 餘數、零頭。如:「年二十有奇」、「長六尺有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特別、少有。
    【例】奇文、稀奇、奇貨可居
  2. 怪異、出人意料。
    【例】奇謀、奇襲、奇兵
  3. 極、甚。
    【例】奇大無比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單數的。與「偶」相對。如 一、 三、 五、七等都是奇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特別、不尋常。如:「奇文」、「奇人奇事」、「稀奇古怪」、「奇貨可居」。《文選.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唐.杜荀鶴〈投李大夫〉詩:「自小癖於詩,篇篇恨不奇。」
2.出人意表、難以揣測。如:「奇計」、「奇謀怪略」。
3.善、美好。《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二首之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動]
驚異、視為特殊。《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唐.杜光庭《虯髯客傳》:「文靜素奇其人,一旦聞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
[副]
極、甚。《鏡花緣》第一二回:「小吃上完,方及正餚,菜既奇豐,碗亦奇大。」
[名]
特殊或奇險的事物。如:「出奇制勝」。《老子》第五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明.袁宏道〈袁中郎遊記.靈隱〉:「撮奇搜勝,物無遁形。」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單數的。與「偶」相對。如:「一、三、五……都是奇數。」
2.不順利、乖舛。《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以為李廣老,數奇。」唐.王維〈老將行〉:「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名]
餘數、零頭。《聊齋志異.卷四.狐諧》:「行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奇怪、不合常理。
    例如:愈聽愈奇。Jú thiann jú kî. (愈聽愈奇怪。)
音讀: khia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單數。
    例如:毋是雙,就是奇。M̄ sī siang, tō sī khia. (不是雙數,就是單數。)
  2. 奇(私~)
同義詞: 奇數
反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奇數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