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朔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shuò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朔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shuò |
|
解釋:
[名] 1.農曆每月初一日。元.劉因〈桃源行〉:「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種桃枝辨四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每逢月朔,便獻一番利市。」 2.開始、最初。《禮記.禮運》:「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3.北方。《書經.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形] 北方的。《文選.曹植.朔風詩》:「仰彼朔風,用懷魏都。」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朔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朔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1.農曆每月初一。《說文解字.月部》:「朔,月一日始蘇也。」元.劉因〈桃源行〉:「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種桃枝辨四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每逢月朔,便獻一番利市。」 2.曆政。古者天子於歲末季冬頒布來年曆法正朔之政令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於每月初一告請於祖廟,受而行之。《周禮.春官.太史》:「頒告朔于邦國。」漢.鄭玄.注:「天子頒朔于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于廟,告而受行之也。」 3.開始、最初。《廣雅.釋詁一》:「朔,始也。」《禮記.禮運》:「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4.北方。《書經.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唐.杜甫〈憶昔〉詩二首之一:「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咸陽。」 5.北方的。三國魏.曹植〈朔風〉詩:「仰彼朔風,用懷魏都。」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6.地名。《字彙.月部》:「朔,又州名,古雁門地,後魏置朔州。」 |
|
| 注音: | ㄕㄨㄛ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朔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