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īng cháng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經常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 相似詞: | 常常、時常 |
| 相反詞: | 偶然、偶爾、有時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īng cháng |
|
解釋:
1.恆常不變。《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一》:「古之善治其國而愛養斯民者,必立經常簡易之法。」《宋史.卷一八四.食貨志下六》:「歷世之敝,一旦以除,著為經常,弗復更制,損上益下,以休吾民。」 2.日常、平常。《後漢書.卷一六.鄧寇列傳.鄧禹》:「今張紆失信,眾羌大動,經常屯兵,不下二萬,轉運之費,空竭府帑,涼州吏人,命縣絲髮。」《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貨志三》:「漕船建造修葺,其費有經常,有額外,年糜國帑數十百萬。」 3.常常、時常。指在一定的時間內,不定時且頻率較高地發生。如:「他工作態度差,任職期間經常遲到。」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經常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副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相關資料連結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相似詞: | 【常常】、【常透】、【輒輒】 |
| 對應華語: | 經常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經常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