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í |
解釋:
參見「醍醐」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ㄧˇ 1.清酒。大徐本《說文解字.酉部.新附》:「醍,清酒也。」 2.赤色之濁酒。《集韻.上聲.薺韻》:「醍,酒赤色。」《禮記.禮運》:「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禮記.坊記》:「醴酒在室,醍酒在堂,澄酒在下,示不淫也。」《新唐書.卷一二.禮樂志》:「以象尊二實醍齊,以祀外官。」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五.穀部.酒》:「酒之清者曰釀,濁者曰盎;厚曰醇……紅曰醍,綠曰醽,白曰醝。」 ㈡ㄊ一ˊ 「醍醐」: ⑴從乳酪中精煉出之油脂。性甘美溫潤,氣味清涼,古以此為純一無雜之上味。大徐本《說文解字.酉部.新附》「醐」字:「醐,醍醐,酪之精者也。」《正字通.酉部》:「醍,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獸部.醍醐》:「宗奭曰:『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酥,酥上如油者為醍醐。』」《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遲衡山道:『少卿妙論,令我聞之如飲醍醐。』」亦作「餬」、「䬫餬」。 ⑵佛教喻最高妙之佛法或智慧。《正字通.酉部》:「醍,梵書以醍醐喻佛性。」唐.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垢待醍醐浴,障要智燈燒。」元.薩都剌〈經姑蘇與張天雨楊廉夫鄭明德陳敬初同遊虎邱山次東坡舊題韻〉:「香積餉醍醐,法喜得雋永。」 ⑶美酒。唐.白居易〈將歸一絕〉詩:「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唐.呂巖〈頭坯歌〉:「神仙深入水晶宮,時飲醍醐清更醲。」 |
|
注音: | ㈠ㄊㄧˇ ㈡ㄊㄧ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醍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