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隗 - 教育百科
隗 |
|
- 部首 阜
- 部首外筆畫 10畫
- 總筆畫 13畫
- 漢語拼音 wě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ěi |
解釋:
[形] 高。同「嵬」。《說文解字.𨸏部》:「隗,高也。」 [名] 姓。如漢代有隗囂。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陮隗」:高峻貌。段注本《說文解字.𨸏部》:「隗,陮隗也。」《廣韻.上聲.賄韻》:「 2. 傾頹、倒塌。晉.戴逵〈酒讚〉:「醇醪之興,與理不乖。古人既陶,至樂乃開。有客乘之,隗若山頽。」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 3. 姓。如漢代有隗囂。《廣韻.上聲.賄韻》:「 |
|
注音: | ㄨㄟ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隗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