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一個人的聖經》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一個人的聖經》


教育Wiki

作者: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40年生於江西贛縣,祖籍江蘇泰州。小說家、戲劇家、畫家,現居巴黎。著有長篇小說《靈山》、中篇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短篇小說集《給我老爺買魚竿》;劇作十八種,分別收集在《高行健戲劇集》、《山海經傳》、《高行健戲劇六種》、《周末四重奏》等書中;論著有《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對一種戲劇的追求》、《沒有主義》、《論寫作》。

內容介紹:

以一個在文化大革命中浮沈不定的芥民,為了生存不得不在人前戴上面具,參與赤裸裸的鬥爭,但為又怕自己成了另一個人,於是在人後又期盼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為保身而焚手稿,再繼續暗中寫作,再將稿子塞到掃把的竹柄中。
本書中的「我」被抽離了,「你」的記憶即是「他」被政治「強姦」的慘痛經歷,「你」的超脫來自於「他」的苦行,

亦即因為「他」曾經身處全面被監視的時空,造就了「你」追求絕對自由的信念,「你為你自己寫了這本書,這本逃亡書,你一個人的聖經,你是你自己的上帝和使徒」,所以「我」(作者與讀者)是局外的旁觀者,看著「你」和「他」的一而二、二而一的命運,

最後作者的結論是「他的問題在於生得太早,才給你惹來這許多煩惱」。
高行健走出了傷痕文學以「控訴」為主的基調,昇華到對個人生命的自我忠誠,此點明顯表現在第五十三回中,「他」到天安門看躺在水晶棺中的毛澤東,心裡告訴毛:「您可以隨意扼殺人,但不可以要一個人非說您的話不可」、「人的尊嚴不可以扼殺,人之所以為人,就有這麼點自尊不可以泯滅」,可是待「你」寫到此段時,卻又跟這位主宰億萬人的帝王說:「因為你渺小,心中的帝王便只能主宰一個人,那便是你自己」,於是「你」已經走出「他」被磨難的陰影,說自己的話,作自己的帝王,讀自己的「聖經」。
資料整理來源

吳文欽,《一個人的聖經》書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