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籌莫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一籌莫展
教育Wiki
目錄 |
1.出處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
2.語譯
一籌莫展」指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來。比喻毫無辦法。
3.故事內容
「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辦法。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束手無策、無計可施。=相反詞=胸有成竹。
5.例句
他聳聳肩,攤攤手,表示一籌莫展。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