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一薰一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一薰一蕕


教育Wiki

目錄

一薰一蕕

【出處】

左傳:「一薰一蕕,十年上猶臭。」

【釋意】

一香與一臭。比喻一好一壞,不能相提並論。

【由來】

春秋時,晉獻公想立儷姬為夫人,先用龜卦算一下,結果不吉利,改用蓍草的卜筮法,結果卻是吉利的。獻公說:「那就依筮吧。」卜人說:「不可,因為卜辭上說『專之渝,攘公之羭(美也),一薰一蕕,十年後上猶有臭。』」意思是說獻公專心愛儷姬太過分了,必將攘奪他原來對愛子們的愛心(獻公原已有三個兒子,及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及夷吾),而轉愛儷姬那一群人。這樣,一群好人和一群壞人是不能長久相安的,即使經過十年之久,那臭(指儷姬造成的罪惡)氣也仍然清除不盡。當時獻公一心愛著儷姬,所以拒絕了卜人的勸告,立儷姬為夫人。
後來,儷姬想要立自己的兒子奚齊作太子,於是連絡內廷的官吏,設計謀害太子,太子逃到新城自殺而死,重耳和夷吾則相繼逃亡。等到獻公一死,奚齊也被大臣們所殺,晉國一直在不安的政局下過了十年,和卜辭所說的話竟然不謀而合。

【應用】

薰,音ㄒㄩㄣ,指香草;蕕,音ㄧㄡˊ,指臭草。「一薰一蕕」,意即一香一臭,猶如一美一惡、一好一壞,不能相提並論。
這句成語,我們都於兩者性質上一美(好)一惡(壞)時形容之。但要注意如果程度上一優(勝)一劣(敗)時則不適用。例如兩隊球隊比賽的成績勝敗,或是兩班同學成績的優劣說成一薰一蕕,那不但是笑話,更是對人一種極端無理的侮蔑,應用時務必要注意。<註1>

【反義】

一丘之貉、臭味相投、物以類聚。<註2、3>

參考書目

<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
<註2>有趣的成語典故及應用,梁偉賢編著,文化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註3>兒童啟蒙系列-成語故事,黃敏岩編輯顧問,瑞昇文化圖書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7月出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