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孕症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不孕症
教育Wiki
不孕症是指非意願性的生育力降低以致於無法懷孕或懷胎致胎兒可以存活。臨床統計,一對夫妻有規律的性生活且沒有刻意避孕的形況下,在一個月內懷孕的機會估計為20~25%,6個月內懷孕的機會為60%,2年內懷孕的機會則約為95%;但隨著社會變遷,晚婚及延遲生育現象普遍、生活環境汙染嚴重、性行為日趨開放,得到性病的機會增高,導致輸軟管的破壞以及人工流產的濫用,均使得不孕的比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目錄 |
一、不孕症的診斷及檢查
1.一般性檢查:含健康史的收集、身體檢查、實驗室檢查。
2.診斷性檢查
(一)基礎體溫:是指女性早上醒來且未下床活動前,將基礎體溫計含在舌下5分鐘所測得的口溫,並畫圖紀錄,以了解卵巢是否有排卵、黃體功能是否健全等。
(二)陰道超音波:此為觀察子宮、卵巢及骨盆腔是否有異常;於月經週期第11天起,每隔2~3天檢查一次,以測量卵泡的大小,追蹤到成熟卵泡出現為止,進而推算或控制排卵日。
(三) 超音波監測:監測卵泡發育的情形、掃描卵巢和子宮大小、形狀、有無卵巢囊腫、子宮肌瘤或息肉等。
二、不孕症的預防
(一)先天性因素的預防
1.注意異常症狀(經期不規則、經痛、生殖器官異常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或控制。
2.盡量不要延遲結婚或懷孕的時機。
3.預先存儲存精卵或胚胎。
(二)後天性因素的預防
1.婚前性行為的預防措施,如使用保險套。
2.盡量避免流產手術。
3.及早治療不明下腹疼痛。
4.控制月經的規則化。
5.若進行相關生殖器官之手術,術前諮詢的內容依定要提到生育能力之維護。
6.若以診斷不孕症,應找治療不孕症相關醫師進行手術或治療,勿迷信偏方。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不孕症、超音波
英文關鍵字: infertility、Ultrasonic
參考資料
沈滿華著。婦嬰護理學,2009年2月,頁10-3~10-8,華格納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