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二元向量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二元向量


教育Wiki

二元向量(Binary vectors)

目錄

前言
所謂向量意思是指一個量包含了大小以及斜度或者方向,此稱為二元向量,另外,如只有大小並不包含方向,例如12公
克,則稱為純量。因此在二元向量上,最常用的是y/x,即為直線的斜度,也可表示成直線的方向,而當y/x表示成斜度與
方向時,運算的規則將較特殊,並非與一般的加減規則相同。
比(ratio)
所謂比,即為比較兩個量之間的關係,舉例而言,甲班的男生有17個人,女生有14個人,男女生比例為17:14,比值
則寫成17/14,而乙班男生有16個人,女生有17個人,男女生比例為16:14,比值則寫成16/14,而當要計算男女生的
總和比時,不可運用加法寫成17/14+16/14,而應寫成(17+16) : (14+17),此則不同於平時的加法規則。(註2)
內涵量(intensive quantities)
內涵量可以看成是一種外在比,而所謂外在比即是兩種不同屬性的比較,舉例而言,密度即為質量與體積之間的比例,
而密度的加法也與一般分數不同,假設一杯水的體積為24立方公分,質量為24g,而另一杯的體積為24立方公分,質量
為35g,而當兩杯水混在一起,要計算密度時,計算方式為(35+24) : (24+24)。另外在教導比值或者內涵量時,學生
必須具備一些物理知識,舉例而言兩杯水的溫度皆為20度,而當兩杯水混合在一起時,溫度為何,對於沒有物理知識的
學生而言,他們會回答為40度,因此在教導此類的問題時,必須讓學生先具備一定的基礎物理觀念。(註1)
速率(rate)
所謂速率即為量與時間的比,而其中量又可分為分離量以及連續量,舉例而言,每分鐘讀書的速率算法為,所讀的頁數
除以分鐘數,而在此時所讀的頁數即為分離量。另一個例子即為每小時運動速率,算法為運動的距離除以小時數,而在此
速率中的運動距離,即代表連續量。由上述可知,速率為單位時間內的工作量,代表牽涉到兩種量數之間的函數關係,因
此當速率固定時,時間增加而工作量也會增加。(註1)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二元向量
英文關鍵字:Binary vectors
參考資料
註1劉秋木/著。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1996年初版,頁358~360,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註2李嘉淦/著。中學數學科教材教法,1986年初版,頁324~325。千華出版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