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林事件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二林事件
教育Wiki
目錄 |
前言
台灣蔗糖原本就擁有日本本土的市場,在第一次大戰爆發後,又給台灣蔗糖外銷的機會。日本當局積極發展台灣的糖業,推行糖業保護政策,採取「原料採收區域制度」,不僅製糖會社可以片面決定甘蔗收購價格,農民自己種的甘蔗不可以自己處理,必需要賣給指定的製糖會社。
導火線
台中州北斗郡下二林等四庄的蔗農,長期受到林本源製糖會社的壓榨,久懷不滿。後受台灣文化協會對農民的啟蒙教育的影響和鼓舞,決心組織起來,同製糖會社展開鬥爭。1925年1月1日,招開蔗農大會,決定成立蔗農組合:6月蔗農組合總會正式成立,李應章、劉崧甫、詹奕猴等當選為理事,會員四百餘人。9月27日,蔗農組合招開大會,推選代表,決定向林本源製糖會社提出交涉,要求:
1.決定收割甘蔗日期
2.肥料由蔗農自由買賣
3.公布肥料分析表和甘蔗收購價格
4.蔗農與會社協定甘蔗收購價格
5.甘蔗過磅應會同蔗農代表
但製糖會社不僅拒絕了蔗農的要求,而且請來日警干涉,10月21日由派出所帶人下鄉收割,蔗農以收購價格未公布為理由加以阻止。
經過
第二天,遠藤巡官率領警官、特務、會社員、苦力等大批人員,強行收割甘蔗,與蔗農發生衝突。雖然只有9名警察受到輕傷,但日本人便利用這件事大作文章,10月23日,北斗郡出動百餘名警察,夜間衝到二林、沙山兩庄,檢舉抓捕蔗農及組合的幹部約400多人,並肆意加以凌辱、毆打。至次年4月,被捕人員中有39人被起訴。三審後,25人被判有罪,蔗農運動領袖李應章醫師被判刑8個月。這是日據時代台灣農民因陳情而首度遭受集體迫害的事件。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台灣文化協會
英文關鍵字: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出處
李筱峰/著。台灣史100件大事(上),1999年,頁145~146。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