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京都議定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京都議定書


教育Wiki

京都議定書(Implementation of the Kyoto Protocol;Kyoto Protocol)

起源

為了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通過「京都議定書」,限制已開發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暖化。議定書中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依此標準,歐盟須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加拿大削減6%、東歐各國削減5~8%。紐西蘭、俄羅斯和烏克蘭可將排放量穩定在1990年的水準上。議定書同時允許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別增加10%、8%和1%。此議定書必須由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55%以上的55個以上國家批准,才能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截至2005年8月13日止,全球已有14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其人口數量佔全世界總人口的80%。美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4%,但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25%以上,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為此美國曾於1998年簽署此議定書,但2001年時,美國政府以「影響美國經濟發展」和「發展中國家也應該承擔減排義務」之藉口,拒絕批准。

近期發展

2005年時,為了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採取下列四種減排方式:1.兩個已發展國家間可進行排放額度買賣之「排放權交易」,意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額度。2.以「淨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意即從該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3.採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4.採用「集團方式」,如歐盟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採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整體上完成任務。

參考資料

1.http://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kyoto_protocol/items/2830.php2.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9/03/content_548525.htm3.http://sd.erl.itri.org.tw/fccc/ch/doc/kp_e/kp_e.doc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