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格教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人格教育


教育Wiki

在學校教育方面,延續著刻板化的兩性教育方式。不管事教科書的內容、就學機會、課程設計、師生互動、學科比例、教育抱負、人事結構、空間分配與安全,以及性騷擾與性侵害,都存在著性別不平等的情況。

然而,兩性教育應是一種全人個教育,不只是對男女生理的科學探討,它還包括最重要的兩性相處態度、性道德,培養兩性互敬互愛的健全人格。

目錄

一、性道德的培養

在國小階段可以教導的內容如下:

1. 不嘲笑異性身體上的變化。

2. 不拿異性的身體特徵惡作劇。

3. 不拿汙穢的語言責罵異性。

4. 不拿黃色書刊給同學看。

5. 不在公共場所暴露自己的生殖器官。

6. 不在公共場所談論黃色笑話。

二、利他行為的陶冶

1. 時常讚美異性的優點。

2. 不用以牙還牙的手段去解決彼此的衝突。

3. 男女之間不互相不雅的綽號。

4. 不破壞或汙損異性的物品。

5. 不在男女之間亂造謠言。

6. 異性的秘密,應該共同保密,不可公開談論。

7. 願意將自己的物品借給異性朋友。

三、你ok,我ok的同理心

1. 功課不僅能互相討論。

2. 遇有挫折,彼此互相鼓勵。

3. 原諒對方的無心之過。

4. 對較小的異性不存欺悔之心。

5. 異性跌倒,能加以扶持,避免嘲笑。

6. 郊遊時,不要故意破壞異性所使用的物品。

四、情操教育的養成

1. 充實內在涵養,不靠外表獲得別人友誼。

2. 彼此相互協助,共同難關。

3. 在大團體中服從異性領導,不故意唱反調。

4. 和異性有爭執,語言、行為不粗暴。

5. 對異性之間衝突,能挺身而加以化解。

6. 異性犯錯,不落井下石,幸災樂禍。

7. 感恩之心能常存內心。

8. 不因好奇而擅自翻動別人的物件。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 人格教育、道德、師生關係

英文關鍵字: character education、Moral、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參考資料:

林進財著。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 1998年9月,頁250-251,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