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供水系統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供水系統


教育Wiki

供水系統(Water Supply Network;Water Supply System)水文學上由水利工程構成之系統。來自集水區、未經處理的地面水及地下水(湖泊、河川、地下含水層),經傳送設施(水管、渠道、運河、處理站、抽取及加壓裝置),儲存於水庫、水塔等處,再經地面、地下管線傳送至消費地點(住家、消防栓、工廠…)之所有設施稱之。此公共設施系統多屬政府管轄,由都市計畫當局與工程專家參與,依位置、需求、未來成長、漏損率、水壓與管線大小等要素進行設計。地點儘量接近消費區(如都市),以防水質受到污染。

從多水地區運送淡水至缺水地區的設施。它包括水的收集、輸送、淨化和貯存,並分配給住宅、商業機構、工廠和農田灌溉,以及滿足公共用水的需求,如救火及沖洗街道等。許多考古證據說明,古代人類都關心解決他們用水的供應問題。古代小型社區內建有足敷使用的水井,而河流則給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尼羅河及印度河兩岸的人類文明提供充分的水量;然而,隨著人口增加,必須將水井挖得更深,還必須從更遠的源頭引取淡水。古代的供水系統包括建於水源所在地的蓄水池、把水輸送到使用地點的溝渠和輸水道,以及用水的分配系統。西元前2500年左右已經出現頗為先進的供水系統,而在古羅馬城達到高峰。

現代供水系統的水源有水井、河川、湖泊和人造水庫。用水地點靠近水源時,則可建設直接的進水口。有時可在湖泊中離岸較遠處修建進水口,以便汲取質地更好的水,並可避免進水口在冬季蒙受冰凍之害。建造水庫時,一般選取山坡雨雪逕流集水地點或橫斷河川的地方修築堤壩。堤壩可以調節水庫的蓄水量和放水量,使供水保持恆定狀態。

現代的輸水道——包括露天水槽、封閉隧洞和大口徑的水管——中的水在某些情況下可依靠重力自己流動,但通常都要利用某種加壓的輸水方式。輸送到集水地點的水一般需施加某種化學處理以改善水質,使之達到可以使用的程度。最重要的是水的淨化過程,其目的在於消滅有害的細菌,及去除各種病毒的活性。現代化的水處理工廠最常使用的化學品為液態氯,通常在進行其他的水處理之前先使用,並在把水送往用戶之前再使用它作最後的處理程序。某些水廠則以臭氧和紫外線作為消毒劑。

以洲別而論,90年代可獲飲水供應之人口比例分別為:非洲62%,亞洲8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85%,西歐、北美幾達100%。其中南亞擴展供水範圍,並監測水質,成效最佳;西亞的區域差異很大,如黎巴嫩、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都市之供水比率,便遠優於葉門、阿曼等國。撒赫爾地區因水資源管理能力不足,加上戰爭衝突、難民、愛滋病等,供水成效最差,加上飲水污染和衛生條件不足,也導致兒童死亡率升高。

就城鄉而論,城市較農村具有更完善的供水系統。開發中國家無法獲得安全飲水的人口中,80%以上居住於農村;撒赫爾城市83%人口可獲得飲水,農村則僅45%;其他如東亞、拉丁美洲,城鄉差距亦高達30%。但城市本身供水系統的漏水情況仍很嚴重;非洲城市約39%,亞洲城市約35~42%,其原因與預算不足,管理效率低下,體制鬆散,公共意識缺乏,導致供水系統運作不良有關。

就供水的持續性而論,許多國家無法充分維持供水服務;如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1/3以上、亞洲1/2以上城市供水時斷時續。有的供水系統無淨水設施;如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小島,水質因受到人畜排泄物、工業廢物、或砷等自然毒素之污染,不符國家標準;不符比例以洲別論,非洲36%最高,次為亞洲22%,拉丁美洲的18%。

出處:1. 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

3.約翰尼斯堡執行計畫---安全飲水和水資源綜合管理http://2004.chinawater.com.cn/jlsx/zy/20040428/200404280072.asp

4.請參考教育ISP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4%BE%9B%E6%B0%B4%E7%B3%BB%E7%B5%B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