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個體性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個體性


教育Wiki

目錄

"個體性(individuality)"

定義

保守城邦道德氾濫主義,使得善掛帥,美及真消失不見;德的高度發揚,卻造成德而無知,變成蠢德。此時「個體性」抬頭,成為第一優先的教育目的。

內容說明

當時著名的希臘辯者普羅塔格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不斷致力於提倡、解釋個人性的重要,而其後羅馬人與希臘辯者更一再呼籲:須將個人性作為教育目標。

個人是萬物的尺度

  • 為希臘辯者普羅塔格拉斯之名言,認為人是萬物一切的衡量標準。
  • 「個別的人」不只衡量萬物之是非,也衡量一切的善惡及美醜。

知德合一
  • 上述的「個人是萬物的尺度」內容中,蘇格拉底則認為「個人」應改為「好人」。
  • 所謂的好人,就是知識與品德兼備者。強調「知即德,無知即惡」,並認為「知德合一」是個人的最高教育旨趣。

社會是個人的集合體
柏拉圖認為個人性的美德若能章想在城邦的大我中,即完成公民要件。並認為人性分為下列三種成分,並認為在大我的城邦中,三種人性的德都能適得其所,則達到「正當」(justice),就是理想人,也是理想國:
  1. 理性(reason)成分:為金質,位階最高。
    • 理性發揮的德,就是智慧。
    • 這種人在小我上是哲學家,在大我上則應該是國王。
    • 二者合一,就是哲學家國王(philosopher-king)。
  2. 情性(feeling)成分:為銀質,位階居中。
    • 情性發揮的德,是勇敢。
    • 這種人在小我上見到不平,就挺身而出,在大我上則急公好義,但須受到理性的指揮。
    • 最稱職的安排為軍人(soldiers)。
  3. 欲性(desires)成分:為鐵質,位階最低。
    • 為食色之性。此種成分應該受到理性的節制,才算是一種德。
    • 欲性較強者,應該從事生產勞動,可作為農工商階級。

個人性含有美的因素
認為力是野蠻、原始的表現,如不佐以美,則是粗俗不堪。並注重通才教育,變成職業選手便以失去自由人的特質。
  1. 體育競賽注重體態優雅,姿勢美妙。
  2. 音樂樂器注重多樣變化的七旋琴(lyre),演奏時講求演奏者美感。
  3. 美包括博,即多變化而非單調。有文法、體育、音樂三種學校,且學生可轉化他校,講求多管齊下且不趨極端的教育。


參考文獻

林玉体(2012)。西洋教育史。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4-8。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