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倒吊蓮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倒吊蓮


教育Wiki

倒吊蓮

目錄

基本資料

學名:Kalanchoe spathulata (Poir.)DC、Kalanchoe integra (Medik) O.Kuntze、Cotyledon spathulatum Poir. 、Cotyledon spathulatum Poir. in Lam.、Schlumbergera russelliana (Hook.) Br. & R.

英文名:Spoonleaf Kalanchoe

別名:蓖葉燈籠草、匙葉芥藍菜、白背子草、生刀草、肉葉芥藍菜等

植物分類:景天科(Crasulaceae)燈籠草屬(Kalanchoe)(註1)

植物形態:多肉草本植物

分布地區:倒吊蓮通常廣泛分布於亞洲中國大陸、琉球等地區

台灣分布情形:倒吊蓮在台灣多生長於中、低海拔的山部地區路旁、斜坡枝乾燥石礫地段

用途:庭園美化、藥用及盆栽等

介紹

景天科(Crasulaceae)燈籠草屬(Kalanchoe)的倒吊蓮,其一般被歸類為多肉的草本植物,其性偏好溫暖至高溫、向陽至蔭蔽的環境,適合其生長的溫度則大約落在十五度至二十八度之間。倒吊蓮通常廣泛分布於亞洲中國大陸、琉球等地區,而在台灣則多生長於中、低海拔的山部地區路旁、斜坡枝乾燥石礫地段。在民間則多特意栽培倒吊蓮作為藥用,以治療創傷等。(註2)

景天科(Crasulaceae)燈籠草屬(Kalanchoe)的倒吊蓮,其一般株高約落在二十至一百公分左右,植株光滑,其莖直立,全株偏肉質。

倒吊蓮的葉片葉形變化相當大單葉至三出葉,通常為對生,具有葉柄,質厚,葉緣全緣或鋸齒緣。

倒吊蓮的花朵一般在夏季至秋季支間開花盛放,屬於聚繖花序,頂生,為直立的壺狀花,花色為黃色。

果實

倒吊蓮的果實通常為蓇葖果,為褐色,其種子數量多,呈長橢圓形。


參考書目

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223。

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121。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倒吊蓮

英文關鍵字:Kalanchoe spathulata (Poir.)DC、Kalanchoe integra (Medik) O.Kuntze、Cotyledon spathulatum Poir. 、Cotyledon spathulatum Poir. in Lam.、Schlumbergera russelliana (Hook.) Br. & R.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