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偏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偏食


教育Wiki

進入幼兒期的小朋友對食物的味道、形狀、色彩、溫度及觸覺等開始產生喜惡的感覺,通常幼兒喜歡色彩豐富,容易咀嚼且溫度適中的食物,不喜歡口味太重,質地堅硬、過冷或過熱的食物,而幼兒通常是善變的,對食物的喜好可能每天都不一樣。

目錄

一、原因

幼兒喜歡模仿他人的行為,如果學習對象有偏食的習慣,幼兒往往易受其影響。而不愉快的進食經驗,例如:曾經被魚刺哽過、被過熱食物燙傷或是被強迫進食等,也會造成幼兒拒食。此外,其他導致偏食的原因如下:

1. 太晚斷奶或斷奶期時副食品補充不當,導致過度依賴奶類,難以接受其他食物。

2. 成人營養觀念不正確,僅供應特定食物或一味迎合幼兒喜好。

3. 食物供應缺乏變化或烹調方式不當。

4. 為了吸引家人或老師的注意。

5. 對某些食物過敏。

二、對策

要改善幼兒偏食情形,一定要先了解原因,才能針對問題加以解決。因此首先要了解幼兒對於食物的喜好並非一成不變,往往會受到本身當時的情緒或周遭的情境所影響,會在某個時期特別喜好或厭惡特定的食物,但是事過境遷或是年齡漸長後,又改變偏好,因此當幼兒只是偶爾不吃某些食物,不要馬上下定論,不妨隔幾天之改變食物的切法與烹調方式,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紀錄幼兒的飲食內容,並善用食物代換表,針對其所厭惡或引起過敏的食物,選擇營養價值相近的食物做替換,例如:以南瓜代替胡蘿蔔、以優酪乳代替牛乳,千萬不可用強迫、威嚇或懲罰的方式,以免孩子將不愉快的感覺與食物連結再一起,而造成反效果。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偏食、過敏、模仿

英文關鍵字: Partial eclipse、allergy、Mimicking

參考資料:

林惠麗著。新編-幼兒營養與膳食, 2007年8月,頁6-19~6-21,華格納企業有限公司。

相關閩南語 喙白揀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