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美術自由創作的方式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兒童美術自由創作的方式
教育Wiki
兒童美術自由創作的方式
會畫的孩子是自己教出來的,因為畫得很好的孩子多半具有天賦本能,並不是後天教導出來的,所以美術教育的功能沒有必要過份誇大。如何讓想像力透過造形的語言表達出來,才是落實兒童美術教育的一大重點。
目錄 |
一、分齡教學不是唯一可行的路
許多人主張分齡教學,認為某個年齡的孩子只有做某些材料的能力,其實並不盡然,當中還有許多個別差異。所謂的美術題目應該是由造形的思考出發,而不只是把文學題目借用過來,純粹的美術題目所要處理的只是形色上的問題,而不是要表達具體的主題內容或感受。
二、變化的觀念與文化的思考方式有關
我們必須面對現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構圖能力,因此我們不如把具有天賦的兒童作品,或書上的參考圖片,拿來重新設計,作為公開的教材,像孩子們分析細部的結構。
真正的美術教育是要給孩子一些限制,而不是讓他完全自由卻毫無頭緒,這樣才能讓他在有限的範圍內去解決它所面臨的問題,他才有思考的立足點。
三、美術教學還有更大的開發空間
透過最基本的美術原理,如色彩、比例的變化所造成的效果,即使老師本身沒有非常專業的訓練,只要有了這些基本概念,一樣可以將美術課教得很精采。將來開發教材,應該可以循著這個方向走,也就是以我們現有的教材作為基礎,去開發出美術教學更多的空間以及更大的可能性。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藝術、教學、自由創作、分齡教學
英文關鍵字: Art、Teaching、Creative freedom、Age teaching
參考資料
陳瑤華著。兒童美術教學講座,1996年10月,頁35-41,藝術家出版社。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
貓頭鷹博士